網頁

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

脂肪酸的種類

我們講的油脂,在常溫下呈現液體狀態的叫做油,而呈現固體狀態的叫做脂。脂肪酸是油脂分解後的最小單位,其他營養素是被小腸吸收後直接進入血液,但是體內有部份的脂肪酸,則是乘坐淋巴從胸導管回到血液後,才進入肝臟。

  油脂按來源可以分成植物性油脂和動物性油脂。若依成份來分,自然界中的油脂包含了三種脂肪酸:飽和脂肪酸,單元不飽和脂肪酸,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。以下是這三種脂肪酸的介紹:

  一,飽和脂肪酸
  是最穩定的脂肪酸,在常溫下不怕光,不怕熱,不怕氧化,動物性油脂中如牛油,豬油等為代表,而植物油中以椰子油為代表。

  由於飽和脂肪酸在夏天是液體狀態,而在冬天是固體狀態,所以要注意一下儲存的方法。在我們家,夏天會用密封的小油瓶來裝,使用時打開瓶口就可以使用,而到了冬天則要用大瓶口的玻璃罐來裝,比較方便用湯匙直接挖炒菜。因為很穩定,所以都買一大桶,也不用一定要保存冰箱中。

  來源:建議去市場買五花肉,取下一部份的肥肉,然後在自己的鍋中用低溫煉出豬油來炒菜用。煉出來的豬油雖然比較穩定,但是也經不起高溫的油炸,所以只能用一次,不能一直炸食物。許多醫師都不建議食物過氧化的食物,所以即便是用豬油炸的食物還是不要吃比較好。

  另外,想要食用椰子油的話,最好要在超市中選擇初搾冷壓的椰子油比較好,雖然瓶子上標明初搾冷壓的,未必是真正的初搾冷壓,但是沒有壓明的一定不會是初搾冷壓。所以寧可賭賭看,也不要花大錢買絕對是氫化的油。我們家都是到有機食品店或是 Costco買椰子油。

  二,單元不飽和脂肪酸
  相對穩定的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,在常溫中,它怕光,怕氧化,只能低溫加熱。以菜籽油和橄欖油為代表。

  由於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怕光又怕氧化,所以好的油都會用深色的玻璃瓶來分裝。所以,市面上一些用全透明的保特瓶和玻璃瓶的油,其實最好都不要購買,因為它們早就變質了。另外,只能低溫加熱的意思,是我們最好不要拿來炒菜,我們台灣人很喜歡大火炒菜,因為這樣的口感比較好,但是我們也因為大少把脂肪酸變質了,本來是健康的植物油,反而變成了催命的食物。像有些店家喜歡用苦茶油來炒炸雞肉,或是用麻油來大火炒麻油雞,這都不是很健康的做法。

  我們要相信科學的研究成果,而不是商業的廣告。苦茶油,橄欖油,酪梨油,核桃油,菜籽油,花生油等都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,並沒有哪一種才是最好的,比較好的做法是大家換著吃。雖然不好直接拿來炒菜,但是可以燙青菜後淋上油來吃,最好的做法是王唯工教授在[水的漫舞]中提到的油包菜的調理方式,既可以吃到口感好的菜,又不會失去健康。

  三,多元不飽和脂肪酸
  最不穩定的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在常溫中,它極怕光,怕氧化,也怕熱。以葡萄籽油和葵花籽油為代表。廣告中把最不穩定的油當成是最好的,而且又不願意明說保存和使用的方法,結果大家都是花大錢買不健康的油脂來食用,這真的是花錢又傷身。

  一般來說,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只能直接吃,我家的吃法就是拿來做義大利油酢醬,可以沾自己做的土司吃,看著是很油,但是健康。而且它又很怕光和氧化。所以,我們建議每一次只買一小瓶就好,否則吃不到三分之一,瓶子中剩下的油就全部餿掉了。也許大家會覺得一次只買一小瓶好像很貴,可是貴和健康兩者的比較,大家要選哪一個呢?

  亞麻仁籽油,葡萄籽油,葵花籽油,玉米油,南瓜籽油等都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。因為最不穩定,所以要保存在不見光的食物櫃中,而且最好不要加熱食用。我個人比較不喜歡玉米油,因為美國的玉米幾乎看不到不是基因改造的,所以我們家寧可不吃玉米油,又不是沒有選擇的機會。

  其實,不管是哪一種脂肪酸,我們人體全部都需要,而不是只需要其中一種,卻排斥另外一種。最好的方式是常常換著吃,讓我們身體能夠三種脂肪酸都攝取到。除了我們身體的發炎消炎的自我修復需要用到脂肪酸,而且脂溶性的代謝癈棄物也需要在脂肪酸的幫助下才能排出體外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